[摘要] 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标準自貿區網絡是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本文構建具備生産率、市場需求、市場進入等多重企業異質性及宏觀福利的一般均衡模型,同時考慮中間品與最終品兩個市場,在此基礎上量化分析了六種區域貿易協定的宏觀貿易及福利效應,并分解為微觀層面的中國對外貿易利益,有效解決宏觀經濟沖擊與微觀企業貿易表現割裂問題,提供打通宏微觀分析的貿易政策評價新範式。研究發現:關稅削減對最終品和中間品市場的影響在競争效應、規模梯度效應、内銷損失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投入産出聯系會導緻關稅的供應鍊傳導和兩市場協同放大,産生關稅溢出效應。六種區域貿易協定下,最終品企業淘汰率和内銷損失高于中間品企業,且前者規模梯度效應更明顯;貿易利益主要集中在大規模和區域内企業;各協定均正面提升中國居民福利,對貿易摩擦負面效應有緩解效果但無法完全抵消。本文揭示了中間品與最終品關稅的作用機制,明确中間品貿易自由化及新質生産力發展對貿易增長及福利改善的重要性,為優化開放布局、平衡利益分配、培育外貿新動能提供了政策啟示。
[關鍵詞] 區域貿易協定;異質性企業模型;對外貿易利益;福利效應
來源:中國工業經濟,2025年第3期